南周:李铁被红牌罚下,俱乐部担心被罚,托人送30万给王小平
8月27日,据《南方周末》的报道,在2019年的一场比赛里,李铁被红牌罚下,俱乐部担心被追罚,托人送了30万元给王小平。
收受贿赂之后,对于王小平如何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判决书上的表述是:在违规违纪球员减轻或者不适用追加处罚等事项上提供帮助。
办案机关调查,王小平“提供帮助”的具体形式有,在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开会讨论违规违纪球员是否追加处罚的问题时,王小平用率先发表倾向性意见的方式干扰其他委员独立发表意见;向请托单位提示违规球员要积极主动认错,并对认错态度好的球员建议不加重处罚。
从球员违规违纪到纪律委员会公示处罚决定,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流程。张磊介绍,一般而言,裁判要根据现场情况填写裁判报告,比赛监督人员出具比赛监督报告,足球俱乐部出具情况说明、球员情况说明以及相关证据,个别情况属地足协也要写事件报告,这些材料会在赛事当晚汇总到中国足协分管竞赛部门的联赛联席会。
“球赛一般在周末开,所以这个联赛联席会通常是在周一开。”张磊说,参加联赛联席会的人员主要是中国足协的各个部门,如法务、竞赛、裁判、商务以及纪律委员会秘书等人员,该会议的主题之一就是决定违规违纪事件是否需要提交纪律委员会进行追加处罚。张磊透露,联席会议的决议是“负责人决定制”,该环节最有可能发生权力寻租。
张磊介绍,纪律准则中虽然规定了“在未有任何报告的情况下,纪律委员会依然可以对其发现的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处罚”,但在实际运行中,处罚事件均来自联席会的提交,纪律委员会未曾主动处罚。足协纪律委员会原秘书、原副主任在证词中均作了相似表述。
办案机关查到,2019年的一场比赛中,有球童拖延时间不发球,原武汉卓尔职业足球俱乐部主教练李铁与球童抢球发生争执,李铁还与前来制止争执的裁判发生冲突,被出示红牌。事发后该俱乐部董事长担心李铁被追加处罚,委托武汉足协原副会长送给王小平30万元。
事后李铁并未被追加处罚。办案机关认为,王小平对发现的李铁违规违纪行为未进行处罚,在不适用追加处罚上提供帮助。
裁判报告、比赛监督报告等资料一般会在联席会结束的次日送达纪律委员会的会议桌。“秘书会召集大家开会,王小平主持,大部分是在周二,委员们大多在开会当天才看到相关材料。”张磊说,按照纪律准则,赛场上的具体违纪行为大多有对应的处罚标准,即处罚下限,比如暴力行为起罚四场,开会一般讨论是否加重。
发言顺序是办案机关认为可能产生寻租的环节。多名证人证言显示,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投票,王小平一般是最后发言。“此前首个发言的是一名副主任,除非前面出现平票,王小平的发言才有分量,大部分情况下等他说话就已经成为定局了。”张磊说。
据证人证言,秘书会根据纪律委员会决议制作处罚报告,然后通过内部办公系统提交分管足协领导审批,再加盖王小平姓名签章,最后向社会公示。“纪律委员会虽然是处罚决定的最后一环,但很多处罚决定并非纪律委员会作出,而是相关领导已经定下。”张磊透露,处罚决定上带有王小平姓名签章的,一般是纪律委员会作出;加盖足协公章的,一般是服从足协领导的指示。
不过,这些一般情况并不覆盖所有可能。张磊认为,王小平也可以通过提前与首位发言人沟通(该人士在证言中否认曾受干扰)、帮助行贿人打通联赛联席会议的负责人关系等方式,以达到“帮助”目的。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首位发言的副主任可能缺席会议,王小平也可能带头发言。
证人证言还提到,王小平较看重球员认错态度,而态度良好符合从轻处罚原则。“这个情况既可以证明他(王小平)有问题,也可以证明他没问题。”张磊说。
庭审中,王小平的辩护人曾以前述联席会的一般会议流程、发言顺序、投票原则等方面的证人证言,为王小平没有利用职务便利寻租进行辩护。
在案资料中的部分听证会的会议纪要,主要记录了出席会议人员和听证人员的发言,如违规违纪俱乐部的相关人员或者球员赴足协说明情况,缺少纪律委员会成员讨论处罚的过程。
公诉人指出,根据最高法的“全国法院审理经济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的行为,只要具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如收受财物,承诺为他人谋利的,就具备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
审理法院认为,王小平的辩护人关于王小平未为违规违纪球员进行“照顾”的辩解理由和辩护意见不能成立,其提交的相关证据与公诉机关指控的事实并无关联,因此不予采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