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校杯 | 11岁的少年、150年的传承,以及鼓浪屿的思考
撰稿/南楠 “上一届我们的成绩不理想,这一届我们基本也以锻炼队伍为主,小组出线后,要认真拼每一个对手。”小组赛面对采访镜头时,11岁的张屿杨展现出了他这个年龄少有的成熟。不过让他有些遗憾的是,在1/4决赛中,这位厦门市人民小学的10号球员没能帮助球队闯过南宁桃花源小学这关,最终无缘四强——这是人民小学第二次参加百年名校杯,去年,他们未能小组出线,这次有了进步。
张屿杨出生在足球世家,父亲张悦虹是厦门乃至全国校园足球的名人,他不仅是人民小学总务处主任兼总教练,还是厦门校足办技术培训部的主任,更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亚足联和中国足协教练员讲师、亚足联A级教练员。
张悦虹曾两度以国字号球队教练身份带队出征国际赛事:2019年,中国校园足球国家队成立,他作为小学男子乙组主教练,带队前往法国参加中法足球交流比赛;2024年5月,首届国际中学生女足世界杯在大连举行,张悦虹出任助教,和前国脚韦海英一起辅佐老帅余东风,随队拿下季军。
既是教练,又是讲师,更是家长,三重身份的张悦虹即将面临与众多家长一样的选择——张屿杨即将升入六年级,明年这个时候,张屿杨就将年满12岁,如果连他都无法跨过“12岁退役”这个目前校园足球中最大的槛,许多同龄的孩子可能更没有勇气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难题。
当然,张屿杨是幸运的,因为人民小学所在地鼓浪屿面积不大,只有1.88平方公里,可以和厦门二中成建制升学。
鼓浪屿的足球文化,超过150年之久。1872年,美国领事李仙得租下通往鼓浪屿田尾、港仔后、日光岩三岔口的一片土地,围起矮墙并辟成球场,专供外国人使用,被称为番仔球埔,这是中国最早的专业足球场之一。如今,番仔球埔已经变身鼓浪屿人民体育场。
1898年,英国传教士山雅各在鼓浪屿创办了英华书院(厦门二中前身),当天,英华足球队同时成立,现代足球被带到了鼓浪屿,鼓浪屿也成为我国现代足球的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足球都是鼓浪屿上最有代表性的运动。
超过百年的传承,加上人民小学一直以来坚持不懈发展校园足球,在张悦虹和同事们的努力下,人民小学始终是厦门校园足球的传统强校。同在鼓浪屿上的厦门二中,顺理成章地成建制接收人民小学足球队的队员,近年来,厦门二中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中也闯入过八强。
如无意外,明年下半年,张屿杨和他的同龄队友们极有可能一起升入厦门二中,再度并肩作战。对此,张悦虹说:“我更希望孩子能将足球当成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至于他能否走上专业或者职业道路,或者通过足球特长生考取名校,这取决于孩子的发展和潜力,当然,我是希望他通过足球特长生进入大学深造,成为足球教练或者工作者。”
张悦虹知道,以足球特长生考大学形势非常严峻,由于政策问题,初中无法招收在足球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虽然这两年政策有所放宽,但大部分城市里踢足球的孩子仍然无法升到有足球特色的中学。即使孩子们能够通过这一途径,但他们在初中和高中阶段仍将面临逐层选拔和筛选。而随着高中升大学等级运动员证书政策的变化,获得证书的难度越来越大。
“如果足球特长生无法获得运动等级证书,那么他以后考取大学时将面临很大困难。”张悦虹说,“目前,足球运动专业的招生尚不完善和成熟,所以,很多家长感到迷茫,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家长。不过,我相信随着政策的逐渐完善,足球特长生的道路会越来越宽。”
由于地理因素,人民小学和厦门二中实现了精英队伍成建制升学,尽管这个案例具有特殊性,但厦门人仍然愿意尝试。2015年,厦门、青岛和延边成为全国最早的三个校园足球实验区,因此,厦门一直以来对足球人才的贯通培养有相关政策扶持。
目前,厦门有4所学校实现了市队校办,面向全市招收足球特长生。
“虽然此前的政策力度不错,但我们希望能够覆盖更广的学校,因为踢球的孩子数量远远不止这4所学校招生所能覆盖的范围,我们还有更多的孩子。”张悦虹说。
除了厦门,泉州也有自己的政策。泉州以片区为单位,一所中学对应附近三所小学的孩子,以建制为单位流动。不过,由于对口小学有的并非足球特色校,效果有待观察。“鼓浪屿的案例是由地理原因造成的,我们需要在更大范围内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他们解决问题。”张悦虹说,“如果能够实现像陕师大附小这样建制流动进入中学,对于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有非常大的帮助。”
